风住尘香花已尽, 日晚倦梳头。 物是人非事事休, 欲语泪先流。
闻说双溪春尚好, 也拟泛轻舟。 只恐双溪舴艋舟, 载不动许多愁。
李清照 《武陵春》
随意翻书,读到一篇文,作者由八咏楼讲到易安居士,由易安居士讲到《武陵春》,和双溪愁。忍不住兴起,找出这首月满西楼来解“愁”。
提到易安,感慨良多,有偏爱,有惋惜,有惊羡。前人的美满与凄苦,都无从去感知。每每读到伤情处,禁不住想要逆转时空,走回那个纷乱的年代,去宽慰这个惊世才情的女子。想要轻拍她瘦弱的肩,对她暖暖地笑,化解她心中的愁苦。
评论者总爱总结性地点评,易安居士的命运如何如何。我却不然,又是命运,我不喜欢这两个字,尤其当它用于女子的时候,用于那些遭遇过不幸生活经历的女子的时候,我讨厌这两个字!
我宁愿选择隐痛,选择坚毅的神情。曾经美好,就像花儿曾经浓酽地开过,那么即使风催雨打半零落,纵然风雪刀霜严相逼,又奈若何!生而为人,就是要有这份气魄去担当!所以我不赞同用同情的字眼来写易安,她体味到的人生的情趣与美好,不比任何人缺憾,甚至堪比现代社会的人之种种。
留下易安流寓金华时的题咏,来表达我对这位女词人的赞美与敬佩 —
千古风流八咏楼,
江山留与后人愁。
水通南国三千里,
气压江城十四州。
No responses yet